更新时间:2024-08-05
邓稼先在中西合璧的家庭中接受了教育成长。他的父亲邓以蛰是一位清华大学教授,受过欧美文化熏陶,既让儿子念四书五经,也将外国名著介绍给他。父亲用一种严格但不束缚孩子心性的方式教育邓稼先。他们经常一起下棋、放风筝,像朋友一样交流。父亲的教育方式让邓稼先感受到了慈祥和关爱。
邓稼先在逃亡中读完了中学,然后考入了西南联大物理系。1948年前往美国攻读物理学研究生。然而,正是在这个时候,中国爆发了七七事变,日本侵略者入侵中国,打乱了邓稼先平静的读书生活。他深感民族屈辱,对国家前途充满了思考和讨论。他的父亲为了他的安全,决定他去大后方昆明读书,邓稼先在逃亡中继续完成了自己的学业。
1950年邓稼先拿到博士学位后,决定回国将自己的才华奉献给祖国。他进入中科院原子能研究所,并在九院担任理论部主任,开始了长达28年的核武器研制历程。邓稼先参与了第一颗原子弹的研制,以及氢弹设计原理的探索。他致力于核武器的实战化和高性能小型化研究,为我国核武器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邓稼先在不懈的工作中,付出了很多。他的健康受到了核幅射的影响,患上了癌症。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还坚持给中共中央写了建议书,并交给妻子转交。他深知自己的贡献对国家更为重要。1986年,邓稼先逝世,临死前只说了四个字:“死而无憾”。他在一生中为国家的发展和科学事业的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成为了国家的功勋和女儿事业上的支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