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证宝宝充足睡眠的须知
【来源:易教网 更新时间:2024-11-14】如何提高宝宝的睡眠质量
引言
睡眠对于宝宝的健康至关重要。如今,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意识到保护孩子的睡眠质量的重要性,这也是社会进步和家长意识提高的体现。然而,从儿童保健门诊的就诊情况来看,许多孩子的睡眠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大多数孩子的睡眠障碍与不良的睡眠习惯以及家长的错误引导密不可分。因此,为了让宝宝从小养成良好的睡觉习惯,我们需要制定一些规矩。
规矩一:与孩子分床睡
当孩子长到2-3岁时,他们从婴儿床转到小床(或者仍然睡在婴儿床上,但已经能够爬出来了)。这些孩子往往在晚上睡觉时提出各种要求,比如要喝牛奶、要听父母讲故事、要看电视等。为了引起父母的关注,他们会想尽办法拒绝留在床上,导致入睡困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尽量让孩子与父母分开睡,因为父母与孩子离得越近,就越难拒绝孩子的要求。如果住宅条件允许,可以让孩子单独睡一间房;如果条件不允许,可以用一个低矮的“小门”将孩子与父母隔离开来。刚开始时,孩子可能会哭闹,甚至在门边睡着。但是经过几天,他们会逐渐适应,自己上床入睡,夜间也很少醒来。有些孩子甚至会在睡觉时提醒父母关门。此外,为了帮助孩子入睡,我们可以提供安静的卧室环境,避免明亮的光线,尤其是早晨的阳光。卧室的温度也要适宜。在睡前,可以给孩子喝少量牛奶和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
规矩二:改掉不良的入睡习惯
许多家长为了让孩子尽快入睡,会采取一些方法,比如抱着孩子、睡前给孩子吃东西或让他们含着奶嘴等。虽然这些方法可以在短期内缩短入睡时间,但会让孩子对此产生依赖,一旦这些条件不存在,他们就很难入睡。为了改掉这些不良的入睡习惯,我们可以在婴幼儿稍微困倦但还没有完全入睡时将他们放到床上,让他们独立入睡。如果家长从孩子出生开始就制定睡觉规矩,通常会比较容易养成良好的入睡习惯。如果不良的入睡习惯已经养成,父母可以通过“渐进式干预”的方法来改变。首先,父母要确定孩子没有任何身体不适,然后逐渐延长安慰孩子的时间间隔。第一次可以在孩子醒来后两分钟去看望他,用语言而不是身体接触来安抚他,时间不超过两分钟;然后间隔五分钟去看望孩子,用同样的方法安抚他,直到某一次去看望他时,他已经自己入睡。第二天,看望孩子的时间间隔可以进一步延长。通过这种方法,通常一周左右就会看到良好的效果。当然,如果孩子的不良入睡习惯养成时间更长,治疗的时间也会相应延长。此外,对于婴幼儿来说,父母的关注非常重要。如果父母在孩子醒来后任由他们哭闹,会增加孩子的焦虑和压力,甚至导致睡眠更不安稳。因此,父母应该耐心地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入睡习惯,切忌用惩罚对待婴幼儿的入睡困难。
规矩三:固定的作息时间
制定规律的作息时间,每天在同一时间上床和起床(包括周末和节假日),是养成良好睡眠习惯的基础。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需要的睡眠时间也不同,但总的来说,充足的睡眠需求可分成两个阶段,主要时段是晚上,次要时段在白天。例如,0-1岁的孩子需要13.75-14小时的睡眠;18个月的孩子需要13.5小时;2岁的孩子需要13小时;3岁的孩子需要12小时;4岁需要11.5小时;5岁需要11小时;6岁需要10.75小时。午睡可以作为夜间睡眠的补充,两岁左右的孩子约需要2小时,到5岁时减少到1.5小时,学龄期的孩子基本上不需要白天睡眠。为了实施这一规矩,每天总的睡眠时间不要超过孩子的生理需求。同时,要尽量减少孩子在床上玩耍的时间,等到他们昏昏欲睡时再让他们上床。如果孩子的夜间睡眠质量不佳,可以适当减少30分钟的睡眠时间。这样既不会影响孩子白天的精神状态,又可以促进夜间的平稳睡眠。
结论
为了提高宝宝的睡眠质量,我们需要制定一些规矩。首先,与孩子分床睡可以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睡觉习惯。其次,改掉不良的入睡习惯可以让孩子独立入睡,减少对外界条件的依赖。最后,制定固定的作息时间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规律的睡眠习惯。通过这些方法,我们可以帮助孩子获得更好的睡眠,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