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3-12
很多家长因为不能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导致孩子跟自己的父母在沟通的时候,总是发生矛盾,意见不一致产生分歧,导致孩子不愿意跟自己的父母沟通。家长要多理解孩子,不要不听孩子的意见,要知道孩子已经长大了,有自己的见解,家长要站在对方的角度看问题,孩子才会愿意跟父母沟通。
1. 理解孩子
父母不要让孩子觉得自己是站在他的对立面。要让孩子明白,自己是和他在共同完成一个目标。在和孩子发生矛盾时,父母要心平气和地指出孩子的问题,当孩子意识到自己错误后,可以跟孩子一起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父母需要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与孩子共同商量。
举个例子,孩子想要吃零食,但父母认为他已经吃得够多了,这时父母可以说:“你也不想这样对不对?那我们就一起来想一想,怎么做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2. 将注意力集中在孩子身上
家长和孩子沟通时,要注意孩子的表情,不能只关注自己的表达,而忽略了孩子的内心感受。若家长感觉话说重了,孩子已经委屈得要哭了,家长就要适可而止了,并引导孩子说出自己的委屈和想法,让问题得到解决,孩子也会心服口服。
例如,如果孩子因为成绩不好而受到批评,父母可以主动问孩子的感受,听听他有什么困惑和难处,然后给予理解和帮助。
3. 耐心沟通
我们需要耐心地处理和孩子之间出现的问题,用我们的爱去融化孩子心中的隔阂。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长期积累的问题需要长期准备去应对。只有这样,孩子才会慢慢靠近我们,我们才能够慢慢地跟孩子沟通,使沟通变得更加顺畅。
举个例子,如果孩子因为课业繁重而感到压力,家长可以耐心倾听孩子的抱怨,然后一起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和解压方法。
4. 情绪引导
家长要教给孩子正确的发泄情绪的方式,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在发脾气时,要就事论事,不能因为生气就说伤害亲人感情的话。家长要引导孩子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不能被气愤冲昏头脑,要多引导孩子。
例如,如果孩子因为玩具被其他孩子抢走而生气,父母可以告诉他,生气是可以理解的,但不能用暴力或伤害他人的方式来发泄情绪,可以通过讲故事或聊天的方式帮助他理解情绪的处理方法。
1. 要用孩子喜欢的沟通方式
在与孩子沟通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孩子能够理解,而且最好采用孩子喜欢的沟通方式。一味地用说教、命令、强迫等方式让孩子听你的话,孩子必然产生反感。孩子喜欢的方式可以是聊天、讲故事或在游戏过程中沟通。
举个例子,如果孩子喜欢画画,父母可以通过故事里的角色来跟孩子沟通,或者画出一个情景让孩子参与其中。
2. 注意孩子的反应与态度
家长与孩子说话时的耐心很重要,不但要听完孩子的讲述,还要理解孩子所表达的意愿,让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要注意孩子的表情和反应,让孩子感受到被理解和尊重。
例如,如果孩子在分享自己的困扰时,父母可以主动示意自己在听,通过肢体语言和表情来表达理解和关心。
和孩子的沟通是建立亲密关系的基础,家长要以开放、理解和尊重的态度与孩子交流,从而建立良好的家庭沟通氛围。